翻譯的本質是在于溝通,不同國家的交流在溝通上遇到了障礙,解決它就是翻譯需要做的事。作為一種溝通工具來看語言翻譯似乎真的能夠被機器翻譯所取代,但語言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它不僅僅是一個溝通的工具更是一門文化與藝術,在專業翻譯公司看來人工翻譯將會一直存在,而機器翻譯只會是一個協助性的存在。
作為翻譯行業的巨大威脅,各種原因導致機器翻譯無法進入這個行業。也許我們最好以一個示例說明為什么自動機器翻譯永遠不會勝過人工翻譯服務。 下面是現代俄語之父亞歷山大·普希金一首詩的節選,有俄文原文和兩篇譯文。第一次翻譯是在沒有進一步修改的情況下,將所述詩歌復制粘貼到谷歌翻譯,第二次翻譯是由專業認證譯員進行人工翻譯的結果。
普希金(1825)的原詩:
亞歷山大·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傷心,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平靜
相信吧,快樂的的日子將會來臨。
谷歌翻譯的結果:
亞歷山大·普希金
如果生活欺騙了你…
如果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傷心,不要生氣!
憂郁的日子,平靜自己:
相信,快樂的一天會到來的。
由Evgenia Sarkisyants翻譯:
亞歷山大·普希金
如果不幸給你帶來悲傷
如果不幸給你帶來悲傷-
不要活在痛苦中!
不要耿耿于懷,不要抱怨:
你快樂的日子終將到來。
首先,機器翻譯無法復制原詩的押韻和音節模式,而專業譯者Evgenia Sarkisyants堅持運用這些要素,并避免逐字翻譯,以賦予這首詩的英語變體具有相同的情緒、優雅和聲調。 也許可以將機器設計為在翻譯詩歌時模仿諸如押韻方案之類的元素,但是鑒于此類文本的復雜性以及翻譯者的無限可能性,我們認為自動機器翻譯可以在語境創造性和意義傳遞方面與人類翻譯服務競爭是荒謬的。如果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為什么人類的創造力對翻譯藝術是不可或缺的,請查閱這首詩的其他幾本英文譯本,并注意每首詩與上一首詩有何不同(和相似之處)。
撇開這一點,我們可以指出一些機器人和機器在語言理解方面無法掌握的一些領域。首先,機器人由人類構建和編程,因此,沒有與之關聯的先天個性和文化。機器人可能有某種形式的記憶,但缺乏生活經驗使他們無法掌握創造力。機器人是為了目的而設計,不像人類必須追求生活的各個方面才能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機器對俚語、速記、慣用表達和方言等文化元素并不了解。此外,機器傾向于基于邏輯工作,同時忽略情境的上下文。如果不考慮上下文,翻譯可能會產生與原文本完全不同的意思,尤其是在逐字翻譯的情況下,通常是機器跨語言處理文本的方式。
現在翻譯公司中有一種流行的做法,為了利潤最大化,他們會進行機器翻譯--例如,通過復制并粘貼整個文檔到谷歌翻譯--然后將所述的“翻譯”文檔作為校對任務分配給自由職業者。從本質上講,這使得翻譯公司能為每個單詞提供更低價,以獲得相同的結果:人工翻譯服務。如果機器翻譯真的有許多擁護者所宣稱的潛力,那么隨后的校對服務就完全沒必要。事實上,機器翻譯非??膳?,以至于“校對員”--通常是貿易翻譯)必須從頭開始重新翻譯原始文檔,而他們所獲得的報酬相對于工作量來說,只是校對員應得報酬的一小部分。
最后,機器翻譯缺少使得寫作如此獨特的主要部分:情感。機器不可能也永遠不會復制人類情感所建立的聲調,而人類情感會不由自主地融入每一篇書面文本中。無法通過其他任何方式達到這種情感水平,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每個譯者會對相同的源文本產生略有不同的譯文。以普希金的前一首詩為例。這首詩在英語(以及其他世界語言)中有幾種變體,每一種在風格和音調方面大不相同,但仍然設法傳達出普希金在1825年創作這首詩時的意圖。
人工翻譯服務永遠不會完全被機器取代,盡管將機器翻譯納入翻譯過程并不總是有害的。機器翻譯有助于擴大選擇,并能夠從邏輯上從不同來源提取材料。 然而,人類所具有的創造力水平在藝術領域獨一無二且不可替代,在這種創造性水平下,合理使用翻譯技巧是理所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