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語覆蓋范圍非常廣,包含東南亞的多個島嶼國家,由于使用的國家較多,這也會因為各地的民俗與文化導致產生一些語言上的禁忌,與需注意的習慣。下面專業(yè)翻譯公司就帶你了解,馬來語翻譯需注意的禁忌與習慣。
雖然說馬來語語言禁忌及漢語語言禁忌都有相同的地方,但它們之間也存在差異。主要體現(xiàn)為關于動物的語言禁忌和鬼怪的語言禁忌,這些在漢語語言禁忌中是沒有的。相反的,漢語語言禁忌如諧音中產生的語言禁忌、數(shù)字禁忌等在馬來語語言禁忌里也是沒有的。
(一)馬來語關于動物和鬼怪的語言禁忌
由于原始的馬來人大多居住在森林四周,所以他們都害怕老虎、蛇、大象、野豬等野生動物。這是因為在當時的馬來社會,森林為他們提供許多生活資源,所以他們認為直接稱呼這些野獸有可能馬上就會碰上它們,因此會遭受它們攻擊,導致受傷,甚至喪命。他們對這些野獸除了產生畢恭畢敬的行為之外,也會以另外一個名稱來稱呼它們。例如:“harimau”(老虎)會替代為“pak belang”(斑紋叔叔),“belang”指代老虎身上的斑紋。“ular”(蛇)會替代為“akar”(樹枝),這是因為蛇的身形如同樹枝一樣。“gajah”(大象)則會被稱為“orang besar”(巨人),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大象不僅體積非常龐大,而且它的力氣足以破壞農作物,甚至傷害人類的性命。 對于“hantu”(鬼怪)的語言禁忌,馬來社會中也有一些委婉詞,例如在某些地方有鬼魂的存在,他們會稱這些鬼魂為“penunggu”(守候者)。語言禁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畏懼和信仰等心理因素。這體現(xiàn)出當時的馬來社會對于萬物的尊敬。
(二)漢語諧音產生的禁忌
邢福義在《文化語言學》一書中指出:“許多禁忌語都是由諧音影響而產生的。”比如送禮物時忌諱送時鐘,因為“送鐘”與“送終”諧音。在上海,有人忌諱探病者攜帶蘋果去探望病人,因為在上海方言里“蘋果”與“病故”諧音。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比如:“傘”與“散”諧音,“梨”與“離”諧音等。這些諧音產生的禁忌現(xiàn)象在馬來社會中很少出現(xiàn),甚至沒有。
對于帶數(shù)字的語言禁忌,在漢語中也普遍存在。比如:中國人喜歡數(shù)字“8”,因為“8”與“發(fā)”諧音,帶有“發(fā)財”的寓意。此外,也有很多中國人,尤其是在香港和廣東一帶從建筑樓層、車牌號、門牌號等忌諱數(shù)字“4”,很少出現(xiàn)“4”這個數(shù)字,因為閩粵方言中的“4”與“死”諧音。但也有許多代表美好寓意的成語都是以“四”字作為開頭,如:四季平安、四平八穩(wěn)、四海升平等。也有以“四”字為開頭卻充滿消極寓意的成語,如:四分五裂、四面楚歌等。因此,中國人對于“4”的看法,存在著矛盾心理。
在封建社會中,對帝王、圣人、師長等都不能直呼其名。當今社會,如果對長輩和師長直呼其名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稱呼語的禁忌已成為禮貌的象征。一個人的談吐舉止取決于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對于生理及兩性禁忌方面,如果人們毫無避諱地說出此類話題的詞匯,會被認為是沒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由于馬來人相信萬物皆有靈性,因此產生了許多關于動物以及鬼怪的語言禁忌。他們相信,如果毫無顧及地稱呼,不僅是對它們無禮,或許它們很快就會出現(xiàn)。所以,對于這些稱呼,他們是敬而遠之的。
漢語的諧音語言禁忌以及數(shù)字的禁忌多數(shù)是由于民間的認知心理及觀念的的影響,這些忌諱形成了當?shù)靥赜械奈幕?偠灾R來語語言禁忌及漢語語言禁忌之間的共同性大于差異性,這些語言禁忌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際和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加以注意,以免形成誤會,甚至產生文化沖突。
了解馬來語翻譯中的禁忌與習慣,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馬來語翻譯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尷尬場面,也能憑借高質量翻譯讓客戶對我們的的翻譯更加的滿意。